读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读书网 > 大明春 > 295章 骈拇第八

295章 骈拇第八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那天从舅舅家回来,或许因为夜里在江面上吹了风,当时还不觉的什么,只是困得慌,回家发了请假通告上床便睡,第二天就起不来了,宅男真是吹不得风啊!挂了三天水,终于好了,恢复正常更新,欠下四章,明儿开始在正常更新的情况下补——

随着这一声苍老的声音,随即响起一个年轻人惊喜的声音来,“太师傅,是您老人家,学生还以为您老在诏狱……”接着便是一顿,有些沮丧,声音低了下去,“学生如今身陷牢狱,叫太师傅笑话了。真真是丢了老师和太师傅的脸面。”

一把苍老声音的正是颜山农,他嘿嘿笑了起来,接着声音就有些讽刺,“一事不知,便欲为天下先,怎么?是否觉得[如欲平治天下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也(语出孟子)?你连我老头子从诏狱出来了都不知道,却敢在苏州领着一帮士子闹事,曰为民请命。我来问你,你可知琉球国一石米何价?苏州府一石米何价?从琉球国运一船米到苏州运费几何?”

樊玉衡讷讷说不出话来,他晓得自己连白米都快吃不上了不假,可世面上一石米多少钱如何知道,这些事情,自然是他娘子柳氏的事儿,更勿论琉球国一石米什么价儿了,还得加运费,他如何知道一艘海船多少料,需要几个水手,每个水手要多少工钱,来回需要多少天,合计多少银子……颜山农拽着胡须就淡淡问他,“怎么?不知道?原来我问道于盲。”樊玉衡被关了这么多天,本就憋闷,这时候被颜山农一打击,忍不住就反驳道:“太师傅,清流议政,那是国朝惯例,学生是不知道您问的这些,可学生却知道,苏州府民怨沸腾,士子们更是连白米也快吃不上了……”

乖官撇嘴微微一笑,殷素素听了会子,也品砸出些味道来了,忍不住微微皱眉,而隔壁颜山农则哈哈大笑,“这最后一句才是真心话啊!你们呐!夫子在哪一本典籍上教你们说,吃不上白米就要寻衅闹事的?”樊玉衡吃老头这一说,顿时满脸涨红,想反驳,却不好意思,他也是有廉耻的,总不能说自己不是因为吃不上白米的缘故。

这时候江南士子风气虽然[刁悍],可到底还没到东林党当道的时代,还没学会那厚颜无耻说[非吾同道便是歼党],或者换个客气的说法,还没理直气壮到那个地步。

而颜山农步步紧逼,“你可知道,那九州宣慰使在海外抢回的货物卖了多少银子?可知道朝廷内阁每年赈济银子要拨多少?可知道皇家内库库存?可知道宁波、泉州、广州等市舶司每年例入多少?可知道内阁诸位阁老昨夜吃的什么?今朝早朝又说了什么?商议了哪些政务?”

一连串的问题,直接就把樊玉衡给问蒙住了,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,颜山农看着他,半晌,这才长叹道:“一事不知,儒者之耻啊!玉衡,当初我觉得你在汝芳门下诸弟子中算得有灵姓的,如今看来,却是我老头子走眼啦!”

这话一说,樊玉衡脸上顿时臊热,脸皮涨紫欲要滴血一般,而颜山农来回盘桓了数步,又说道:“我如今也七十多岁了,一辈子走遍了大明南七北六一十三省,临老了,才敢拍着着不算宽广的胸脯说,这朝廷不亡,真无天理,这话,你敢说么?即便敢,你又何德何能说这话?你连一州府的米价都不知道……”

樊玉衡被颜老头说的无地自容,抱着脑袋就蹲在了地上,颜山农看他如此,便也不说下去了,从怀中抽出一份人民曰报扔在樊玉衡跟前,便走到旁边在一张椅子上头坐了下去,那椅子被一屁股坐上去,顿时咯吱咯吱一阵儿响,他却混若无事,锦衣卫诏狱进出过好几次的人了,这都察院衙门改的小屋子,对他来说,条件甚好了,悠然拎起旁边桌子上头茶瓯,掂了掂,顿是一皱眉,“外头有人么,进来一个。”

随即一声门响,从外面进来一个锦衣卫力士,看见老头对他掂了掂茶瓯,顿时点头哈腰,便转身吆喝着外面又送进来一瓯热茶,并亲自给老头斟茶,瞧着茶碗有些儿脏,一皱眉,从怀中摸出一条汗巾来左右擦拭,一边擦一边谄声道:“这是家里头娘子今天刚换的,不曾用过一次,老大人放心。”看颜山农不置可否,这才高高拎起茶瓯倒了一杯热茶,小心翼翼给老头递过去,老头大喇喇接过,随即对他撇撇嘴,那锦衣卫力士会意,赶紧脸上堆笑,又退了出去。

颜老头儿这才慢悠悠喝着热茶,就看着樊玉衡蹲在地上看着报纸。

这边乖官端起茶盏来,轻吮了一口,旁边殷素素看他脸上云淡风轻,忍不住有些惊疑不定,他带我来此听这番话,到底什么意思?

想到此处,忍不住妙目微转,就狐疑地瞧着他。

乖官抬头,正好和她眼光对上,忍不住一笑,不得不说,这具皮囊当真是德妃娘娘的亲弟弟,卖相真真好,一笑之下,正如当初小倩说的那般,触目如琳琅之玉,殷素素虽然也是江湖儿女,可房间内到底只有他们两个,故此,她顿时脸上一红,就微微底下头去,接着,就听对面低声道:“殷姑娘,稍安勿躁,继续听下去。”

没一忽儿,旁边屋子有声音了,正是樊玉衡看明白了报纸,忍不住抬头,“太师傅,您这是……给那郑国蕃鼓吹?”

颜老头放下茶碗,没回答他的问题,却问道:“庄子,骈拇第八,你背来我听听。”

大明自从朱元璋开国,提倡三教合一,厉害的读书人无一不是精读三教典籍,讲究[教之异如百川,理之同如一水],名记跟大和尚谈禅这种事情屡见不鲜,正是在当时整个大环境影响下才会发生,樊玉衡在罗汝芳门下受教,近溪先生罗汝芳本就讲究辩论,师生坐而论道,更是要通读百家,故此樊玉衡对庄子也是精熟的,虽然略一迟疑,却张口便来,“骈拇枝指出乎姓哉,而侈于德……小人则以身殉利,士则以身殉名,大夫则以身殉家,圣人则以身殉天下……”

他背到此处,脸上微红,以为自己明白了太师傅的意思,不过,看颜山农依然眯着眼睛不说话,于是继续往下背去,“……天下尽殉也,彼其所殉仁义也,则俗谓之君子,其所殉货财也,则俗谓之小人……虽盗跖与伯夷,是同为银僻也。余愧乎道德,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艹,而下不敢为银僻之行也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