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读书网 > 蒋文渊陆玉婉 > 第31章 亩产四五千斤的粮食

第31章 亩产四五千斤的粮食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这事暂时有个了结果,景帝让人把那篓子红薯让人拿去御善房蒸了,蒸好后再送来勤政殿,他也想尝尝这红薯是个什么味儿。是不是真如信上所说,那般软糯绵甜,饱腹感强。

红薯一事后,朝议继续。临散朝前,内监将蒸好的红薯送来。

但见那托盘上,一个个或长条或椭圆的红色果实,热腾腾的散发着一股好闻的香味。内监率先拿起一个,外面是溥溥的一层红色的皮,剥开后里头是黄澄澄的果肉,香味诱人。

内监吃了一口,顿时眼前一亮,同景帝点了下头。

景帝便亲自上手拿了一只中等大小的吃了,果然如蒋文渊信上所说,口感软、糯、绵甜,便是无齿的老人和孩子都可以。他只吃了一个就已经半饱了,果然饱腹感极强。于是,景帝对红薯更有信心了。

至于信上所说,食多容易放屁的事,他压根没当回事。在吃饱肚子面前,放屁这样的小事,几可忽略不计。

东西不多,许多大臣们都是两人分一个甚至三人分一个。尝过之后,都说此物大为可行……

下朝后,景帝拿过信件又看了一遍,纳闷道:“这个蒋文渊,若是朕没记错的话,他好像是今年的探花?这好好的一个探花郎不在翰林苑待着,怎么跑青州种地去了……”

且说金耀林领了差使,当即就回去选人了。

次日一大早,金耀林便带着几个农官和随从,及二十名带刀羽林卫的,一路快马加鞭奔往青州。

这待遇这排场还是大夏司农官外出办差的头一遭,足可见景帝对新粮种的重视。

一路餐风露宿,风尘仆仆,金耀林一行终于在十二天后赶着关城门的档口,进了青州城。

蒋文渊有想过朝庭会派人来,没想到会来的这样快,还是司农寺最高长官金大人。诧异的同时,心中也倍感欣慰,想来陛下是极为重视这新粮种的。

金耀林一行将近三十人。县衙压根安置不下。蒋文渊只得差人就近包下了一家客栈,置了酒饭,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安置了。

金耀林等一众农官,一连在马背上颠了十几天,老骨头差点散架。

不过他得记得此次来的使命,第二天一早被催促着去看红薯。

既然大人们都不怕,蒋文渊一个小小的县令自然不会拦着,当下便带人回了西津渡。

虽来时心里便有所准备,等看到仓库里堆成山的红薯时,还是吓了一跳。之后蒋文渊又领他们去看了那一亩半的红薯田。

此时红薯田里只留下些干掉的红薯叶,和另外半亩还未来得极收割的黄豆。

金耀林运气好,一脚踢到个落在土里的红薯,忙宝贝似的捡起来,拍干净上头的泥土,小心的握在手里。

回到蒋家大宅,蒋文渊把金耀林等人领到了后院,那里还有几垄后种的红薯,如今正好可以收了。

听说能亲自收一回红薯,几位农官高兴坏了。

就连这队羽林卫的头儿,也忍不住跑过来看热闹。他也想见识见识,这亩产几千斤的高产粮出土的瞬间。

蒋文渊命人拿了镰刀和锄头来,告诉他们先割去藤萝再刨比较省事。几位农官都是精于农事的实干派,一点就通。当下,接了家伙什儿就开干。

不过短短的五垄红薯,撑死了一分地。收完了一过称,六百零七斤。

这会儿,他终于相信有亩产五六千斤的高产粮种了。他心中突然升腾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豪情!大夏的百姓,再也不会挨饿了。

金耀林一行一连在蒋家待了两天。就红薯明年推广的事情,同蒋文渊一起做了细细地规划。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回京城汇报去了。

除了金耀林,其他的三位司农官都留了下来,辅助蒋文渊做好明年的红薯推广。二十名羽林卫全部留下,专门看守红薯种。

至此,蒋家人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。

此时已入冬,金耀林一路北上,越往北越冷,临近京城的地界还下起了大雪,差点冻掉他半条命去。

饶是如此,回到京城已是十一月十二了。他顾不得休息,回京的当天就进了宫,同景帝禀明,亩产几千斤的红薯确有其事,他甚至亲自参与挖掘了。

他将当日刨红薯一事,描述的绘声绘色,听得景帝恨不能自己亲自去挖挖才好。

次日,景帝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件事,顿时整个朝堂都轰动了。

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,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石。当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,这个国家离战乱也就不远了。

因此,连一向抠门的户部尚书张修,也大声地请求陛下重赏此人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